糰子「団子(Dango)」可以說是最有名和為人熟識的和菓子之一。以米粉和粳米粉製成的小丸子,再用竹籤串起來品嚐。一般每串會有三或五粒糰子。
可能你會問「糰子跟麻糬都一樣嗎?」雖然原料很似,但兩者的製作方法完全不同。本文會詳細解釋。
糰子通常是圓形的小丸子,三到五個的以竹籤串起來,因此糰子也被稱為「串糰子」。一般來說,糰子屬於和菓子類,並且通常配綠茶一起享用。糰子沒有特定的品嚐時間,全年均可食用,但按日本的傳統,特定季節是會享用不同品種的糰子。沒錯,糰子也有不同的種類。
如果你對和菓子感興趣,可以看這篇【日本10大人氣和菓子排名】了解更多。
糰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,與很多日本糖果和甜點相似。有說糰子的雛型早於2000年前出現,先把堅果磨成細粉,再與米粥混合,然後製成團子。 你可以把糰子想像成石器時代狩獵者的自家製健康食品。
據說現代糰子於1900年代初期,由京都的「加茂みたらし茶屋」(Kamo Mitarashi Chaya) 發明。
另一個關於御手洗糰子起源的說法是,後醍醐天皇於參拜京都的下鴨神社 (Shimogamo Shrine) ,在入口的「御手洗池」(淨水)洗手時看到一個泡泡冒出,其後再看到四個泡泡出現。後來就出現了竹籤串著一粒糰子,再留一些空間,另外串起四粒糰子。不久,附近的下鴨神社的參拜者紛紛捐獻御手洗糰子,以示敬意,並祈求來年好運連連。
御手洗糰子上面醬油糖漿,甜鹹美味讓人無法抗拒。神社參拜者在參拜後會把糰子帶回家吃。
糰子在現代的日本語言和文化中根深蒂固,也有不同的意思。「団子」有時帶有不好的含義,例如圍棋中,「団子」指一堆堆在一起卻毫無意義的棋子。此外「団子」也有用來形用圓形髮髻。
日本人有一個關於糰子的諺語叫「花より団子」 (Hana yori dango),典故來自嘲諷「明明是去賞櫻,但重點卻放心品嚐糰子」。現在主要有2個用法,第1個是「以實用而非漂亮的外觀為重」,而另一個用法則是「不懂風情,只看重利率」。由於給人感覺不是一個很正面,也很易引起誤會,日本人也不常會於日常對話中說這句話。
糰子本身就有米獨有的香甜味。雖然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和樸素無趣,但其柔軟帶嚼勁的口感使其與眾不同。堅硬又可口。有一些糰子,例如日本有名的中華料理「 ごま団子」,也就是煎堆,外面會有芝麻,而內含黑芝麻醬、醬油或紅豆泥。
有些糰子上面會撒上甜醬油或紅豆醬,而且小小的一口大小,以竹籤串起,是很便利的街頭小吃。加上只要配合不同的食材,就能做出不同的口味,因此在日本的零食界有萫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御手洗糰子
雖然普通的糰子通常不加任何餡料,但會加上甜醬油。
除了之前提及的煎堆 (ごま団子) 之外,也有其他包含了餡料的糰子,例如新潟名物「男糰子」和「女糰子」。男糰子內有金平牛蒡絲,而女糰子則是紅豆餡。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認為糰子聽起來很像麻糬,只是味道和大小不一樣。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,而答案是「糰子跟麻糬不一樣」。
麻糬和糰子的製作方法相似,但也有一些不同。麻糬是把蒸過的糯米,放於石臼,用竹或木杵舂至米粒完全消失製成的,而糰子是由粳米粉製成的。另外,糰子更小更硬,通常撤上醬汁吃,而沒有餡料。而麻糬則比較大和Q彈柔軟,餡料以滿滿紅豆泥為主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麻糬或大福,可以看這篇【日本麻糬「もち (mochi)」整理文】。
日本人愛吃糰子,現在除了老店有在賣傳統的糰子外,也有不少新穎的店舖創造了很多不同有趣又好味的糰子。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糰子!
胡麻糰子 (煎堆)
花見糰子
如果你想要品嚐與糰子相關的零食,可以來看看我們的零食盒,有時更會有糰子DIY零食套裝!
延伸閱讀︰